Life, 散文

生活四帖

——之1

東京有一股味道。那是一股當你走出機場大廳,站在利木津巴士候車站牌前等車時,就能聞到的一種乾淨氣味。

彷彿踏入一個剛剛被消毒濾淨過後的空間,在清澈的空氣中,呼吸變得輕盈了,嗅覺敏感得漸次甦醒。

那是在台灣很少會有的一種嗅覺經驗。就像是畫質被提升的高清影片,許多色調都突然從含糊之中,清楚明白的跳躍出來。

後來聽人說,大概是因為這座城市的空氣總是非常乾燥,再加上氣溫冷冽的緣故,味道在空氣中飄散的路徑,濃薄遠近,自然和熱帶的南國很不同。

那樣的味道,我曾經能夠聞得出來。曾經。

設計學校認識的台灣同學阿文,四年前畢業了回到高雄以後,一直沒有再到東京過。上個月他終於來了。我和他,以及畢業後留在東京工作的共通朋友重聚。我們問阿文,這麼多年重返東京,感受如何?他不假思索地回答:「一出機場,就聞到那股令人懷念的味道。」

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便沒注意到那一股東京獨有的味道。

和我同樣久居東京的台灣朋友說,那是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。習慣了這座城市的空氣;習慣了城市的語言、規則與人際關係。當異鄉的旅行變成日常生活的作息,差異感就會逐漸消逝殆盡。

習慣,讓人擁有,同時也會讓人失去。

如今因為工作經常進出機場。往台北飛,更往日本國內的各個城市飛。我常常趕著飛機出差離開東京,返抵時拖著疲憊的身心只想趕緊回家休息。

味道在空氣中消失了嗎?只是我失去了那股嗅聞的能力。

又或者,一切並沒有改變。

我只是需要停下腳步,來一次靜靜的,深呼吸。

——之2

秋意上心頭,氣溫微涼得恰如其分。明明應該是個很舒服的好季節,卻是我走在東京街頭時,最艱辛的一段日子。

罪魁禍首,是秋日的花粉症。

習慣了東京的空氣以後,體質也不知不覺開始改變。

許多人都說外國人初到日本居住時,並不會對花粉過敏。但住了幾年以後,終於也就會患上這個被稱為日本的國民病。我也是這樣的。一開始以為是感冒,後來才意識到是有了花粉症。

然而,大多數的人患上花粉症都是在春天,病因是對杉木飄散的花粉過敏,但我卻是在秋季。

在家開著空氣清淨機大致上沒事,但只要一走出門,一個不知名的觸發,噴嚏爆發,鼻水潰堤,恍若天地崩蹋,永無止息。

「你對豬草過敏。」

公司的日本前輩用一種鐵口直斷,遺憾的神情對我說。並且告訴我,這時節會讓人鼻子過敏的,是來自一種名為「豬草」的花粉。

豬草?乍聞之際,實在不是個好聽的名字。杉木至少還感覺優雅一點嘛,但對豬草過敏?總覺得不太高級。

據說近年來,在秋天的日本,對豬草過敏的人愈來愈多。從前,緩和花粉症狀的過敏藥在春天賣得最好,現在到秋天也變成暢銷藥品。讓我幾乎要懷疑,那些蔓延的豬草,會不會根本就是藥廠去偷偷栽種的?

因為這樣,一年之中,看見東京街頭出現戴著口罩的人也增加了。

早晨上班通勤時間,電車中原本就面無表情的東京人,因此換上了另外一張臉。本來就不輕易表露內心想法的日本人,這一回掩蓋起臉孔,誰是誰,至此分辨不清。

只剩下一雙眼睛。偶爾在擁擠的車廂中與某人四目交會,彼此目光停住,眉心一皺的霎那,不禁內心一顫。

我們,是不是在某個暗夜裡曾經相遇?

不要看穿,也不能說破。

那是在東京生活,偶爾必備的,一種循規蹈矩的秩序。

——3

喜歡上這座城市,其中一個原因,是從交織如麻的電車路線開始。

是怎麼樣的一種縝密思維,加上執行實踐的魄力,才能讓一座都會,無論從地上或到地下,都佈滿著通往各處的電車軌道呢?一直覺得這樣便利的交通網,就是人類建設都會的偉大表現。

剛搬來東京的前兩年,認為有一天要是熟悉了條條地鐵的轉車方式以後,就算是個在地的東京都民了吧?但是後來才發現,幾乎大部分的東京人,也只是熟悉自己慣常搭乘的那一條線路而已。

不同的地鐵與電車公司,從出發地到目的地,如何盡量在同一家體系內轉乘,車資才最便宜?時間才最節省?同一條線路上有很多能夠轉乘的車站,但該在哪一站轉車,兩個月台的距離最近?這些難題,多數人在搭車前,仍不免靠手機查詢。

這兩年,我卻漸漸以為熟悉東京,並不在於清楚怎麼搭車而已。相反的,要知道怎麼不用搭車跟轉車就能抵達目的地,才稱得上是所謂的在地。

原來,很多點跟點之間,在地鐵圖上看起來相隔一段距離,但只是轉角的鄰居。不熟悉的人,循著地鐵圖移動,轉來轉去才能到想去的那一站。其實,常常是走路還比轉車更為節省時間,一條捷徑幾個轉彎,就能抵達目的地。

習慣了東京以後會發現,都心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。

所有以為撲朔迷離的複雜性,意外的都有著未知且極為簡單的另一面。

——4

在東京搬過幾次家,前兩個住的地方,從最近的車站到公寓都要走上將近十五到二十分鐘的路程。直到第三個住處,終於離地鐵站出口很近了,徒步兩分鐘就能抵達公寓。

跟我一起歷經過搬遷史的家人與朋友,比我還開心。覺得以後來東京寄宿,終於不必再走漫漫長路才能到家。

怎料,才過兩年,我又搬了家。

新住處距離地鐵站,大約是徒步五分鐘的距離。五分鐘跟兩分鐘看似沒什麼太大差別?搬家後的這四個多月以來,我卻感覺這短短的三分之差,讓回家的路途變得很不一樣。

多了一首短歌的距離,多了一點思考的時間,也多了沈澱心情的緩衝期。

於是,想起過往花上十五分路程回家的日子。我有許多生活的反省,書寫的想法,都是在那段路程中慢慢累積而成的。

搬到新家以後,回家時,偶爾我甚至會刻意繞一條路走。倒不是要為了要發現什麼不同的街頭風景,可能只是尾隨一隻常在附近出沒,看起來很孤零零的黑貓,想看看牠今天會往哪裡去。

前兩天,我發現黑貓在建築之間的窄巷,居然會見了其他的貓咪夥伴。正想要看清楚時,牠們卻一溜煙竄走,全無蹤影。讓我懷疑這條街衢,很可能存在著只有牠們才知道的隱形祕徑。

在這座以為習慣了的城市,我想,依然還有許多等待我解讀的訊息,以低調的氣味,藏在分分秒秒的呼吸裡。

回家的路上,感覺天氣突然冷了。不知道今年的冬天,東京會飄下幾場雪呢?仰望著天空皎潔的月亮,我開始有點期待,在新家迎來的第一場雪。


●原刊載:皇冠雜誌


  • 本文收錄於張維中作品《東京模樣》, 原點發行
    %e6%9d%b1%e4%ba%ac%e6%a8%a1%e6%a8%a3_%e7%ab%8b%e9%ab%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