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歡東京的旅人,不可能沒去過原宿。而去過原宿的人,要是沒走過流行聖地裏原宿的「貓街」大概就是等於白去。在聯結表參道和澀谷的這條暱稱為貓街的小路上,有一間名為CAFÉ COMPANY的公司,是最早開發貓街商圈雛形的幕後推手。
CAFÉ COMPANY以咖啡館營運事業、區域整合開發和商業設施設計為主,短短十三年,已從這條小徑走向了全日本。如今,當你遊玩日本,在許多心頭好的餐飲空間流連忘返之際,很可能並不知道那些不同的店家,其實源自於同一個核心。它們都來自於CAFÉ COMPANY。
文=張維中 照片提供=CAFÉ COMPANY公關部
原刊載於GQ Business雜誌 2014年秋冬號
創造CAFÉ的新定義
CAFÉ COMPANY的公司名稱言簡意賅,顧名思義就是一間與咖啡館有關的公司。但如果你以為它只是間致力於開設咖啡館的公司,那麼就太小看其深度了。對於CAFÉ COMPANY公司而言,「CAFÉ」可不單單指的是咖啡館而已。他們為CAFÉ這個單字創造出了新的定義:「CAFÉ=Community Access For Everyone」意即在他們眼中所謂的咖啡空間,是要為每個人提供一條通往社群的捷徑。
CAFÉ,因此成為一個讓人際關係更加穩固的場所,同時也讓素昧平生的人匯聚在同一個空間的交流園地。陌生人在此或許並不會刻意認識(當然有如日劇情節的結識也不無可能),但每個人身上攜帶著迥異又相通的氣質,在咖啡空間裡混合出來的某種氣質,卻可能默默影響了自己。
CAFÉ COMPANY認為,他們創造咖啡館的核心目的,是希望在這樣的定義之中,讓咖啡館成為現代都市人孕育出生活價值的地方。而打造「咖啡館風景」指的也不只是咖啡館本身的內部空間而已,而應該是將咖啡館周圍的社區環境一併考慮,達到區域的互動性。
在日本的現代都會生活中,那些不知不覺被人遺忘的在地價值,CAFÉ COMPANY期望藉由他們的企畫提案,從一處咖啡空間開始,活化當地人與人的Life Style,朝向地域的新生之路。
跨越店家類型,潛移默化滲入生活
對於一個喜歡吃吃喝喝,並且想要身為一個懂得享受城市生活樂趣的現代人,你的身上必須隨時準備幾個「接下來該去那裡?」的口袋名單。在東京,CAFÉ COMPANY的厲害之處,就在於掌握了生活在這座都會裡的人們,口袋名單中的品味準則與動向。
從城市街道裡的美味食堂,到午後適合開會的咖啡館,還有工作加班後小酌一番的酒館,以及結合閱讀主題的書店咖啡館,一整天下來,你不知不覺偶爾走進或者習慣前往的店家,看起來都是風格迥然不同的類型,但其實都是CAFÉ COMPANY旗下的品牌。
(曾經在BOOK246當中的CAFE246現在雖已歇業,迄今卻仍是許多東京文青的美好記憶。)
這顯示了CAFÉ COMPANY確實掌握了城市人的生活脈動,找到百種人生裡的共通性,才可能讓這些店家如此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生活的行程中。
秉持著這個概念,從2001年創業以來,十多年間,CAFÉ COMPANY已在全日本甚至跨足到香港,創造出了約18個咖啡直營店品牌,為他社擔綱企畫約12個咖啡餐飲空間,並受僱主委託推出了約七個大型設施開發設計案。
日本精神奠定CAFÉ核心概念
咖啡館看似是西方世界的產物,但對CAFÉ COMPANY的經營團隊來說,身為日本人的他們其實是帶著日本文化的養分,培育出每一間咖啡館背後的精神。
例如百年前江戶時代的茶屋,在他們眼中就早已具備了當今咖啡館的重要功能。江戶茶屋賣的不只是茶,還在提供的餐點與和菓子之中,展現出日本食文化的多樣性。更重要的是,茶屋聚集人群,具備了社交場合的功能性。
此外,日式傳統木造平房的建築,也帶給他們一些啟示。往昔的平房建築會在空間設計上有「內、中、外」的概念。內指的是客廳房間等室內,外指的是庭園,至於中,則是兩者之間的過渡空間,在兩道窗門之中,推開門以後可以坐在這裡,腳懸掛在外,跟家人一邊吹風,一邊喝茶聊天。如今,在居家生活中已經消失的這種空間設計,CAFÉ COMPANY認為應該要讓它的精神,延續在現代人出沒的咖啡館裡。讓咖啡館成為個人「內在」與「外在」社會的「中間」角色,不只是飲食的地方,更是滋生情感的接點。
CAFÉ COMPANY創造出來的咖啡空間,或者企畫打造的區域設施,讓許多城市人不知不覺在那裡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。那些地方不只能促進了朋友之間的人際社交關係,也可能是一個人在忙碌的生活中,暫時抽身喘息,一處放鬆身心的秘密基地。
以東京為主要據點,CAFÉ COMPANY亦開始在日本各地如京都、沖繩、靜岡、岡山等極具特色的地方縣市,打造與當地互動,獨一無二的咖啡空間。在海外的香港嘗試跨出了第一步,今後也可能為台灣打開另一扇咖啡館的門。
【What’s CAFÉ COMPANY】
- 公司正式名稱:カフェ・カンパニー(CAFÉ COMPANY)株式会社
- 社長:楠本修二郎
- 創立:2001年6月
- 主要事業方向類型:Café Community事業、地域Community事業、Community Brands事業
- 店鋪數:58個設施76間店鋪(2014年5月為止)
- 員工數:1627名(社員258名,工讀生1369名)
- 資本額:9千萬日幣
- 收益:8477百萬圓日幣(2014年5月為止)
- 官方網站:http://www.cafecompany.co.jp
主要事業體介紹
咖啡館直營事業(CAFÉ OPERATION):
直屬於公司經營的咖啡館系列,根據不同風格和類型,細分成不同咖啡館品牌。咖啡館品牌包含:WIRED CAFÉ(共22間,含香港店2間)、CAFÉ WIRED KITCHEN(共7間)、 WIRED CAFÉ<>FIT、TOKYO PEOPLE’S CAFÉ、OCEANS、CAFÉ by the Sea、MOJA、FLOWERS Common、PUBLIC HOUSE、A971、Planet3rd(共2間)、SPAGETTERIA BUONO!、どいちゃん(共2間)、CAFÉ SALVADOR(共2間)、ROSIE’S CAFÉ(共3間,含香港店1間)、スワン食堂、もりずみキッチン、播磨坂もりずみ、GENERAL FARM’S、COOK COOP BOOK、海山レストラン、浮島ガーデン、DONBURI & COMPANY(共2間)、TABE TABI MARKET、惠那峽サービスエリア、Kawasemi BAKERY

TSUTAYA BOOKSTORE台灣一號店的WIRED CAFE: WIRED TOKYO
咖啡店鋪開發事業(CAFÉ PRODUCE):
主要業務在於受企業僱主委託,為客戶開發咖啡店鋪空間。從品牌形象到室內設計,不僅呈現出客戶品牌期望也要不失CAFÉ COMPANY特質。目前主要案例包括:HANDS CAFÉ(共兩間)、iine kitchen、kurkku3、mango café、bowls、CAFÉ ZENON、日本橋だし場はなれ、IYEMON SALON KYOTO、みのりカフェ みのる食堂、キューピー3分クッキング南青山三丁目廚房、246 common

位於銀座三越百貨樓上的 みのりカフェ みのる食堂

キューピー3分クッキング南青山三丁目厨房
都市・商業設施開發設計事業(DEVELOPMENT&ARCHITECTURE):
以設施設計為原點,小的案例包括辦公室設計,大的案例則包含商鋪周圍的區域和環境開發,一併列入考量,屬於都市更新的業務範疇。目前受客戶委託開發或設計的案例包含:TUSTAYA TOKYO ROPPONGI、OFFICE 246、ESWUIRE MAGAZINE JAPAN HEAD OFFICE、PARK HOUSE TUKUBA、AEON LAKETOWN、Bubby’s 橫濱、ITANOVA
*以上為2014年8月為止的資訊。
代表案例介紹
①MOJA
2004年高架橋下期間限定的「SUS」閉店後(詳見訪談),2006年在澀谷另闢空間以原名重開的本店,歷經七年的營運之後,在2014年3月正式揮別過去,以「MOJA」為名重新整修開業。
地址:東京都澀谷區澀谷1-11-1 B1F~2F
企畫營運概念:
>凸顯澀谷身為情報發信地的角色扮演
>室內設計上呈現VINTAGE經典復古氣氛
>三店鋪集合營運:1F「MOJA TARDING」以販售旅行中遇見的經典雜貨為主的雜貨精選店。2F「MOJA in the HOUSE」以提供飲品和西式家庭料理為主的咖啡館。B1F「THE GUINGUETTE by MOJA」以啤酒餐廳為主題,強調音樂和料理的共生。
②cookcoopbook
以飲食文化為主題的書店空間。除了必備的食譜和料理專書之外,藏書領域擴及關於飲食的小說、散文和繪本等類型。另有廚房雜貨用品和附設料理教室。另在新宿和川崎有開設COOK COOP CAFÉ則純粹以餐飲空間為主。
地址:東京都千代田區紀尾井町4-5
企畫營運概念:
>跨工具書和文學書領域,呈現出飲食文化書籍的多元性
>不只是書店空間,也實際販售相關的外帶當令食品,讓書店立體化
>料理教室除課程外也可提供料理家舉辦新書發表會等活動空間
③IYEMON SALON KYOTO
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代表之一。飲品公司三多利與京都的茶店老鋪福壽園在2004年合作推出「伊右衛門」綠茶罐裝飲料,多年來頗受歡迎。2008年再次與CAFÉ COMPANY跨界合作在京都開發IYEMON SALON KYOTO茶館,成為業界罕見的三方跨界合作案例。
地址: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三条通烏丸西入御倉80番地
企畫營運概念:
>將世界中日本自豪的飲茶交流場域,重新包裝出新形象
>千年古都的茶生活文化,以新形態的咖啡茶館空間形式,向都會人和外國觀光客提案出更為現代感、休閑感的日式生活形態
>除店鋪企畫和空間設計外,也承包店內原創商品開發和視覺設計
④ROSIE’S CAFÉ in Hong Kong
以近來流行的鑄鐵平底鍋料理直接端到客人餐桌上為特色的咖啡館。菜色包含餐點與甜點類,其中特別又以各式鬆餅為主。在關東的兩間店成功之後,2014年7月跨海至香港展店,是CAFÉ COMPANY目前為止最新的海外店鋪。
地址:香港新界沙田新城市廣場第三期3樓 Shop A305
企畫營運概念:
>以小型鑄鐵平底鍋上桌供餐的流程為特色,保持食物的新鮮熱度
>德國式「DUTCH BABY & SHAKE」鬆餅和飲品的引進介紹。
>香港店開設在大型商場內,故客層鎖定範圍寬廣,包含親子家族。故從飲品設計到室內裝潢,色調以繽紛色彩為主,與日本店的設計思考較為不同。
【延伸閱讀】
- 專訪CAFÉ COMPANY社長楠本修二郎(Shujiro Kusumoto)
「考量市場之前,我思考的是生態圈。走進咖啡館的每一個人,背後所聯結出來人與人之間的生態圈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