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築地市場四百年》(築地市場 クロニクル1603-2016)中文版推薦序
自從對日本有印象以來,甚至還未踏上列島實境旅行前,在我心中「築地市場」這四個字,早已和「東京」連結成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是啊,到東京,怎能不去築地市場逛一逛呢?抱著一顆朝聖的心,我們就在耳濡目染的浸淫中,第一次拜訪了築地市場。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,彷彿像被某種神秘的力量給魅惑似的,我們就此戀上築地。第二次、第三次、第四次,每每到東京,縱使每一年都要前往新誕生的潮流據點,但唯有百年築地,許多人仍會忍不住要一去再去。
在眾多現實因素的考量下,這座我們所熟悉的築地場內市場要搬遷了。除了趕著閉幕前,再次實地走一回以外,還能用什麼方式保存這份美好的記憶呢?福地享子耗費多年時間,終於完成的這本《築地市場四百年》算是送給所有愛戀築地的我們,以及曾在築地工作過的職人們,一份最好的紀念禮物。
很少人知道,築地場內市場居然藏有一座圖書館吧?福地享子熱愛築地至極,六年前起擔任築地市場文化團體「築地魚市場銀鱗會」事務局長,這個團體在築地場內市場的七號館二樓,開闢了一座小型圖書館,名為「銀鱗文庫」。以福地享子為首,圖書館不遺餘力地蒐集了眾多關於築地市場史料、業者的自傳及漁產、魚食文化的書籍。曾在築地水產仲介店「濱長」打工過的福地享子,同時也是個懂吃的女人。她不僅寫過關於築地壽司的食材手帖與各類型食譜,還曾編著過日本國民作家向田邦子手工料理書。因此,由她這樣一位對築地瞭若指掌,充滿熱情的人,寫下的這本《築地市場四百年》,可謂是築地的最佳嚮導了。在她精準詳實的文字下,書中珍貴史料的照片裡,我們跟著她,再一次巡禮築地。
有些是熟悉的景致,但有更多的是我們未曾深入過的市場歷史。例如,即使是東京人恐怕也不清楚,築地市場帶給日本的不僅是新鮮魚貨的來源,原來日本現代化的洗衣技術,最初竟也是受到築地的影響?
我喜歡這本書裡攤展的時間光譜,也愛濃厚的人文風情。我在想,讓日本循規蹈矩地轉動時代的大輪,或許就是市場職人們所秉持的那份專注精神吧。像剖星鰻的師傅說的:「工具最終會成為身體的一部份」合而為一的忘我境界,只做一件事情但做到專精的態度,造就了築地閃亮的招牌,也是日本社會的縮影。
福地享子在這本書裡寫到「標鮪魚的人,絕不會賭博」這篇文章,我以為或許還能衍生成「愛築地的人,都會是好人」這樣的一句話。熱愛築地美食的每一個人,必然也是樂於分享情報的人。因為好吃的東西願意與人共享,通過築地的美味,我們讓自己成為一個不自私的好人。
一年多前,我搬到距離築地很近的新富町,從家裡徒步十幾分鐘,就能抵達築地市場。夜裡,我偶爾會散步到築地,不知為什麼,看著拉下鐵門的市集,彷彿仍能感受到早晨時喧囂的活力。
築地場內市場搬家以後,這裡還會熱鬧下去嗎?場外市場會延續著百年築地的精神吧?陪著築地,站在歷史的分水嶺上,我願相信故事還會繼續下去。
《築地市場四百年》